about us
En    
  鹿蹄涧村,代县,山西

谢晓辉2005年为田野考察所绘草图:



A:有人说是神棚,有人说是李氏祠堂,但当日看到的是一间较小的房间内停放有棺材。

B:我猜测曾经有人被埋葬在这里,谢晓辉不这么认为。


图 集

明的 上 的


视 频

+ 点击此处获取
“祠堂庭院以外的房屋建筑”短片

杨 氏 祠 堂

  该祠堂内保留有自元至明的历史遗迹,这些遗迹为探究地处贵州的杨姓土司建立宗族的尝试提供了证据。

  拾级而上进入祠堂,穿过中室便来到了庭院,院中一边的大厅内供有杨家将和这座祠堂建造者的人像。中室内的墙上嵌有四块石碑,分别刻于同治十年、道光二十八年、同治四年和道光戊申。祠堂的捐助者凯子好几个县,包括五台县和繁峙县。

  庭院中的一侧室内藏有自元至明嘉靖年间的六块石碑;庭院正中立有元代出土的杨业(?)的石刻雕像,石像的基座上也刻有元代的铭文和动物图像。李冬冬(?)先生尝试解读了碑上所有的文字并抄写了一封给我,不过我也发现其中有一些细小难辨的字被忽略了。

  祠堂上层室内的两侧被用来供奉关帝和二郎神,背面朝向村庄的一面则供奉观音;祠堂下层供奉的是文殊;而在其中一个角落面向背面的地方有一个供奉大显爷(?)的神龛,负责看护祠堂的杨先生告诉我,他的功用在于能治愈疾病。每年三月初九的杨业祭日和正月十五的元宵,这里都会搭台唱戏。


链 接

D Faure’s notes from 2001

David Faure, Shanxi Yang family generals and their tusi connection in the Ming dynasty, paper delivered to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Academia Sinica, Taipei, 2012.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at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Academia Sinica, Taipei, 2012)

韩朝建,“忠闾”:元明时期代州鹿蹄涧杨氏的宗族建构,收于赵世瑜编,《大河上下:10世纪以来的北方城乡与民众生活》,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298-325

韩朝建,华北的容与宗族--以山西代县为中心, 《民俗研究》 20125 130-138

   版權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學 歷史系 2013
香港中文大學 馮景禧樓221室,沙田,新界,香港
電話: (852) 3943 7158 傳真: (852) 2603 5685 Email: hisanthro@gmail.com